新闻中心

公司新闻
公司公告

深圳地铁携智慧交通方案亮相2019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

时间:2019年08月05日

 

   7月25日,由国家发展改革委、科学技术部批准,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办的2019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如期而至。展会上,深圳地铁集团携智慧交通方案亮相,全面展示了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轨道交通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,体现了深圳地铁的智能化、精细化服务。

深圳地铁“5G+AI”

智慧交通建设引关注

   2019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以“轨道上 好时光”为主题,展览面积超过2.6万平米,设有技术装备展区、业主综合展区、城轨云展区、户外实车展区等多类展区,吸引了来自中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家机构和企业参展。

   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城市队伍的不断扩大,城轨企业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。本次展会上,深圳地铁以“融科技 畅生活”为主题,将企业文化、科技元素和区域特点进行精妙融合,带来极具观感的参展体验。这其中,深圳地铁“5G车地通信”“MetroBox”“MetroFlow”“无人机智慧巡检”等智慧交通新应用引发关注。

   今年5月20日,深圳地铁11号线首次试行5G超宽带车地无线通信技术,在短短150秒内即可实现50GB的数据双向传输。据悉,这也是5G技术在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首次应用。

  “MetroBox”则是深圳地铁&华为实验室联合打造的综合分析与展示平台。该平台以城市地理空间作为可视化承载环境,可对工程投资、施工进度、现场视频等情况全面感知,突发事件时可进行统一调度和应急指挥。本次展会上,深圳地铁还发布了“MetroFlow”平台。据介绍,“MetroFlow”是深圳地铁针对公司经营业务范围广、数据分散等实际情况专门研发的数据管理平台,向下可实现多种数据的集成和汇聚,向上可支撑各类业务系统运行。“MetroBox”就是基于“MetroFlow”的数据服务能力构建的综合分析与展示平台。

越来越“智慧”的深圳地铁

   作为深圳公共交通网络的骨干支撑,深圳地铁一直积极推广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地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:从自动售票、检票再到手机扫码乘车,为深圳市民的地铁智慧出行带来新的可能性。

   本次展会,深圳地铁还带来了“生物识别+信用支付” “智慧安检”“车厢拥挤度显示系统”“站内外一体化导航”“地铁工控云”等智慧交通的研究和应用。

   其中,“生物识别+信用支付”地铁售检票系统支持“单人人脸”、“人脸+证件”以及“人脸+指静脉”三种识别认证模式,适用于地铁乘客出行的不同业务场景。据深圳地铁有关负责人介绍,该系统正式上线后,普通乘客只需注册人脸信息及支付账户,即可通过生物识别过闸并完成信用支付。目前,该系统已在深圳地铁11号线进行试点应用,计划于近期正式上线。深圳地铁“智慧安检”则利用计算机视觉、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,自动识别违禁物品,提高安检效率。

   2019年,深圳进入轨道交通建设发展黄金期,已开通运营7条线路,日均最高客流达584.6万人次;共有16条线路、284公里线路同步在建。

   在确保轨道交通“建得快”“建得多”“建得密”的同时,深圳地铁与华为、腾讯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,成立多个联合创新实验室,通过“技术赋能”,实现轨道交通建设、运营、服务、节能等方面的提升。目前,深圳地铁“智慧出行”“智慧工地”“智慧运维”多个项目已进入实验室测试和场外试点阶段,走在国内前列。

助力深圳城市发展能级跃升

   城市建设,交通先行。轨道交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。在深圳,地铁不仅是城市空间布局、经济活动、市民生活的黏合剂,更成为了完善城市功能、优化城市品质、推动城市发展能级跃升的强劲引擎。

   本次展会上,深圳地铁特别展示了前海枢纽“站城一体化”开发模式和长圳车辆段“海绵城市设施”建设等国内创新案例,吸引了参展观众的注意。

   在深圳前海枢纽设计中,将车行、人行和地铁运行分别在三个层面进行——地面通过开放的下沉广场集散人流;地下则是商业和地铁自由转换,通过引导和优化城市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的配置,加强枢纽与周边区域紧密联系,实现了城市空间的优化调整。

   深圳地铁在长圳车辆段进行海绵城市设施规划建设,这在全国尚属首次。据介绍,长圳车辆段内设有雨水花园、生态屋顶、透水铺装、景观湖、地下蓄水池、生态滞留带等海绵城市设施,以实现对场内径流雨水进行消纳,年径流量总量控制率可超过70%。

   深圳地铁展区体现出了对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脉络的精准把控,在展示传统轨道交通元素的同时,在行业发展热点上也进行了探索和尝试,注入了城轨企业的人文关怀,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观展体验。

相关资料下载:

主展厅.jpg

MetroBox.jpg